雅安農(nóng)業(yè)發(fā)展有限公司

生姜瀉心湯醫(yī)院

要藥黃連苦,炮制與臨床應(yīng)用的人更苦~

1、黃連不算是最苦的中藥,最苦的中藥是苦參,它有清熱燥濕,殺蟲,利尿的作用。黃凱鈞在《藥籠小品》中說不可多服,否則會令人腰膝酸軟。這個掛滿鈴鐺,看似人畜無害的就是苦中之王了。

2、中藥苦的原因往往是因為藥材里的成分導(dǎo)致的,比如黃連、黃柏、黃芩、芒硝就是苦味的藥物,如果中藥成分里含有這些藥物,就會變得苦澀難咽,這屬于一種正常的現(xiàn)象。

生姜瀉心湯醫(yī)院-圖1

3、更值得高興的是,黃連比普通的治療三高癥藥材的價格要便宜很多。酒泡黃連減少苦味 直接煎制的黃連雖然保留了最多的藥效,但是因為味道太苦,所以很多人難以下噎,吃不下去其它一切就免談。但是,吃黃連其實還有一些小方法。

4、蓋眼目之病,皆血脈凝滯使然,故以行血藥合黃連治之。血得熱則行,故乘熱洗也。 《本草衍義》:今人多用治痢,蓋執(zhí)以苦燥之義。下俚但見腸虛滲泄,微似有血便,即用之,更不知止。

5、黃連苦就苦在根部,它是黃色的,把它放在清水里浸泡不長時間,水就會被染成淡黃色,這種淡黃色的物質(zhì)就叫“黃連素”。

生姜瀉心湯簡介

1、生姜瀉心湯是由甘草、元參、干姜、半夏、黃芩、黃連、生姜、大棗這幾味藥組成的。這個方子是《傷寒論》里面的半夏瀉心湯減少了干姜的用量,再加上生姜組成的。

生姜瀉心湯醫(yī)院-圖2

2、生姜泄心湯既有在上之火上逆,也有在下之火下陷,在內(nèi)之火又復(fù)外泄,火氣散漫,內(nèi)必生寒。治法降相火,溫中,補中。

3、《醫(yī)宗金鑒》“名生姜瀉心湯者,其義重在散水氣之痞也。生姜、半夏散脅下之水氣; 人參、大棗補中州之土虛;干姜、甘草以溫里寒; 黃芩、黃連以泄痞熱。

4、生姜瀉心湯即是半夏瀉心湯減干姜二兩,加生姜四兩而成,方中重用生姜,取其和胃降逆,宣散水氣而消痞滿,配合辛開苦降之品、補益脾胃之品,功用和胃消痞,宣散水氣。用治水熱互結(jié)于中焦,脾胃升降失常所致之痞證。

有什么方法可以幫助我們“降胃”?

吃6類“縮胃”食物 可抑制食欲 紅薯 紅薯中含有一種特殊類型的淀粉,它能抵制消化酶的作用,使其在胃中停留更長的時間,從而延長飽腹感。通過蒸煮后的紅薯,對于刺激腸道的蠕動更加有力,能夠很好地預(yù)防便秘。

生姜瀉心湯醫(yī)院-圖3

快速緩解胃痛的方法:多喝熱水:直男常掛在嘴邊的“多喝熱水”并非真的一點道理都沒有。當(dāng)胃痛的時候,不論是老胃病還是胃著涼,多喝熱水都可以起到很大的緩解作用。

常喝蘋果醋也有助于消化,我們都知道,消化食物是胃部分泌出胃酸來消化的。當(dāng)我們胃里面消化不良時,我們可以適量的喝一點蘋果醋來促進胃酸的分泌,幫助我們的胃部來消化食物。當(dāng)然,除了蘋果醋之外,一些酸性的飲品也可以代替。

三十五,附子及附子茯苓類方

1、原方:大黃二兩 黃連一兩 黃芩一兩 附子一兩,炮,去皮,破,別煮取汁 上四味,切三味,以麻沸湯 二升漬之須臾,絞去滓,內(nèi)附子汁,分溫再服。 ... 術(shù)附湯 原文:治風(fēng)虛頭重眩,苦極,不知食味,暖肌補中,益精氣。

2、附子配茯苓之方劑 1真武湯 《傷寒論》組成服法: 茯苓9克 ,芍藥9克, 白術(shù)6克, 生姜(切)9克, 附子5克(炮) 。上五味,以水800毫升,煮取300毫升,去滓,每次溫服100毫升,日三服。

3、該方是在《傷寒論》茯苓四逆湯基礎(chǔ)上+桂枝組成的方劑。《傷寒論》原文(69):發(fā)汗,若下之,病仍不解,煩躁者,茯苓四逆湯主之。

4、組成服法:黨參500g 黃芪200g 茯苓300g 白術(shù)(麩炒)500g 附子(制)100g 肉桂300g 干姜200g 吳茱萸(制)200g 沉香100g 郁金200g 厚樸(姜制)100g。以上十一味,粉碎成細(xì)粉,過篩,混勻。

半夏瀉心湯治療內(nèi)傷病

清代醫(yī)家張璐在《傷寒纘論》中指出:「瀉心湯諸方,皆治中風(fēng)汗、下后表解里未和之證。其生姜、甘草、半夏三瀉心是治痰濕結(jié)聚之痞。方中用半夏、生姜以滌痰飲,黃芩、黃連以除濕熱?!乖跐駶岬幕A(chǔ)上又提出痰飲。

半夏瀉心湯,出自醫(yī)生張仲景的《傷寒雜病論》,主要組成:半夏,黃芩,黃連,干姜,人參,炙甘草,大棗。主要功效:寒熱平調(diào),消痞散結(jié)。主治寒熱錯雜之痞證。表現(xiàn)為惡心嘔吐,容易腹瀉,心下痞滿,舌苔白膩,脈弦滑。

功效: 半夏瀉心湯是一劑中醫(yī)方,具有調(diào)和肝脾、寒熱平調(diào)的功效,臨床上一般用于急慢性腸胃炎、慢性結(jié)腸炎、慢性肝炎等病癥。

《醫(yī)學(xué)入門》:[外集·卷三(病機)外感]傷寒用藥賦 下痞硬,惡寒汗出。半甘生姜瀉心,下痞軟氣逆。

半夏瀉心湯的適應(yīng)癥半夏,顧名思義,它盛產(chǎn)于亞洲中國和日本,其他地方比較少見,如果不是特別發(fā)現(xiàn)的話,是很難找到它的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編對于生姜瀉心湯方證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,希望介紹的幾點解答對大家有用,有任何問題和不懂的,歡迎各位老師在評論區(qū)討論,給我留言。

分享:
掃描分享到社交APP
上一篇
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