雅安農(nóng)業(yè)發(fā)展有限公司

生姜瀉心湯區(qū)別(生姜瀉心湯對應(yīng)的中成藥)

本篇目錄:

半夏瀉心湯和生姜瀉心湯,甘草瀉心湯的異同?

1、【答案】:半夏瀉心湯中以半夏散結(jié)消痞,降逆止嘔為君;干姜溫中散寒,黃芩、黃連泄熱開痞共為臣藥;又佐以人參、大棗甘溫益氣,以補(bǔ)脾虛,使藥甘草補(bǔ)脾和中而調(diào)諸藥。功用寒熱平調(diào),消痞散結(jié),主治寒熱錯雜之痞證。

2、三瀉心湯:半夏瀉心湯、生姜瀉心湯、甘草瀉心湯,三個方劑差別不大,主癥多半是抓心下痞。壓痛沒有那么明顯的這種胃的地方的脹的感覺、悶的感覺,就是痞證。

生姜瀉心湯區(qū)別(生姜瀉心湯對應(yīng)的中成藥)-圖1

3、三瀉心湯,就是半夏瀉心湯、生姜瀉心湯跟甘草瀉心湯。是同一個主要方劑結(jié)構(gòu)作一個加減,差別不大。主癥都是抓心下痞。服法都是要先用比較多的水煮到差不多六碗,然后把渣渣撈掉,再光煮那個湯,收到三碗。

4、慢性結(jié)腸炎,慢性肝炎,早期肝硬化等屬中氣虛弱,寒熱錯雜者。甘草瀉心湯即半夏瀉心湯加重炙甘草用量而成,方中重用炙甘草調(diào)中補(bǔ)虛,配合辛開苦降之品,故能用治胃氣虛弱,寒熱錯雜所致的痞證。

生姜瀉心湯

每次溫服200毫升,一日三次。 【功用】和胃消痞,散結(jié)除水。 【主治】水熱互結(jié),胃中不和,心下痞硬。干噫食臭,腹中雷鳴,下利。提醒您:生姜瀉心湯 此中草藥名方來源于網(wǎng)絡(luò),使用前請遵醫(yī)囑。

生姜瀉心湯是由甘草、元參、干姜、半夏、黃芩、黃連、生姜、大棗這幾味藥組成的。這個方子是《傷寒論》里面的半夏瀉心湯減少了干姜的用量,再加上生姜組成的。

生姜瀉心湯區(qū)別(生姜瀉心湯對應(yīng)的中成藥)-圖2

《醫(yī)宗金鑒》“名生姜瀉心湯者,其義重在散水氣之痞也。生姜、半夏散脅下之水氣; 人參、大棗補(bǔ)中州之土虛;干姜、甘草以溫里寒; 黃芩、黃連以泄痞熱。

【處方與加減】生姜12克,半夏10克,干姜10克,大棗10克,黃連6克,黃芩10克,黨參15克,白芍20克,炙甘草10克?!竟πc用法】水煎服。主治慢性結(jié)腸炎。癥見腹痛,腹瀉,心下痞滿。舌質(zhì)淡,苔黃微膩,脈濡緩。

處方:生姜瀉心湯 生姜15g,法半夏15g,黃連、黃芩各10g,黨參、炙草各15g,干姜10g,大棗15g(擎)。方解:方用生姜、半夏溫中降胃,以開相火下降之路。用黃芩、黃連,降相火降膽經(jīng),以收散漫之熱。

圓運(yùn)動的古中醫(yī)學(xué)之生姜瀉心湯

處方:生姜瀉心湯 生姜15g,法半夏15g,黃連、黃芩各10g,黨參、炙草各15g,干姜10g,大棗15g(擎)。方解:方用生姜、半夏溫中降胃,以開相火下降之路。用黃芩、黃連,降相火降膽經(jīng),以收散漫之熱。

生姜瀉心湯區(qū)別(生姜瀉心湯對應(yīng)的中成藥)-圖3

上八味,以水一斗,煮取六升,去滓,再煎取三升,溫服一升,日三服。(附子瀉心湯,本云加附子,半夏瀉心湯、甘草瀉心湯,同體別名耳。生姜瀉心湯,本云理中人參黃芩湯去桂枝、術(shù),加黃連,并瀉肝法)。

生姜瀉心湯 【來源】《傷寒論》。 【組成】生姜12克(切)甘草9克(炙)人參9克干姜3克黃芩9克半夏9克(洗)黃連3克大棗12枚(擘) 【用法】上八味,以水2升,煮取2升,去滓,再煎取600毫升。

體質(zhì)調(diào)理——上熱下寒體質(zhì)(轉(zhuǎn))

上熱下寒體質(zhì)調(diào)理 先來說泡腳的調(diào)理方法。 上熱下寒泡腳方:黃連5g,黃芩8g,干姜10g,法半夏10,肉桂5g,艾葉8,炙甘草5g。 這個泡腳方是借了張仲景先生的經(jīng)方智慧,我來把方子思路跟大家拆解一下。

上寒下熱,第一需要引火歸元,把火導(dǎo)引到合適位置,身體內(nèi)的圓運(yùn)動才能運(yùn)轉(zhuǎn),才能保證身體的陰陽交融。方法 :兩腳分開,相距約三個足底長度,屈膝半蹲成騎馬勢。兩手張開,虎口向內(nèi),扶住大腿前部。

上熱下寒體質(zhì)的調(diào)理日常飲食 上熱下寒者不宜吃燒烤或煎炸類食物。平時飲食應(yīng)以平性食品為主,比如南瓜、銀耳、茄子、西紅柿等等;盡量不要吃牛、羊肉;不吃韭菜、辛辣食物。

那么這種體質(zhì)究竟該怎么調(diào)理呢?看似一個小小的運(yùn)動,不但我們上熱下寒,凡是寒熱不調(diào),失眠,心火旺等問題都可以用這個方法調(diào)理。

瀉心湯系

1、三黃瀉心湯證 三瀉心湯:半夏瀉心湯、生姜瀉心湯、甘草瀉心湯,三個方劑差別不大,主癥多半是抓心下痞。壓痛沒有那么明顯的這種胃的地方的脹的感覺、悶的感覺,就是痞證。

2、甘草瀉心湯:組成:甘草12克(炙)、 黃芩9克 、干姜9克、 半夏9克(洗)、大棗12枚(擘)、 黃連3克 。上六味,以水2升,煮取2升,去滓,再煎取600毫升。溫服200毫升,一日三次。

3、三瀉心湯,就是半夏瀉心湯、生姜瀉心湯跟甘草瀉心湯 柴胡湯的煮法煮瀉心湯:先用比較多的水煮到差不多六碗,然后把渣渣撈掉,然后再光煮那個湯,把它收到三碗。柴胡湯在我們中醫(yī)的歸類是所謂的和解劑。

4、三瀉心湯,就是半夏瀉心湯、生姜瀉心湯跟甘草瀉心湯。這個三黃瀉心湯呢,它主癥當(dāng)然是心下痞。【15】心氣不足,吐血,若衄血者,瀉心湯主之。

5、根據(jù)方劑名稱的提示,半夏瀉心湯的主要功效為“瀉心”。瀉心的“心”并不是指心臟器官,而是指心下部位,即上腹部。瀉心就是瀉除心下部位的邪氣,消除心下部位的痞滿癥狀。所以名謂“瀉心”實(shí)則瀉胃。

6、大瀉心湯必定有五味藥,一號藥是芍藥,二號藥是黃芩,三號藥是姜(生或干),四號藥是大黃,五號藥是甘草。瀉心湯用的主軸藥物是黃連,瀉心臟的話是黃連、黃芩、大黃。也稱三黃瀉心湯。

中醫(yī)辯“生姜瀉心湯”和“半夏瀉心湯”

1、脾胃氣虛 ,熱壅氣滯。但 生姜瀉心湯 的病機(jī)除上外,尚有水食停滯。所以治療以和胃降逆,散水食,消痞氣為主。

2、生姜瀉心湯即是半夏瀉心湯減干姜二兩,加生姜四兩而成,方中重用生姜,取其和胃降逆,宣散水氣而消痞滿,配合辛開苦降之品、補(bǔ)益脾胃之品,功用和胃消痞,宣散水氣。用治水熱互結(jié)于中焦,脾胃升降失常所致之痞證。

3、半夏瀉心湯,生姜瀉心湯和甘草瀉心湯三方,均治胃氣呆滯,濕濁中阻,升降失常之心下痞硬,均體現(xiàn)了瀉心消痞之治。

4、處方:生姜瀉心湯 生姜15g,法半夏15g,黃連、黃芩各10g,黨參、炙草各15g,干姜10g,大棗15g(擎)。方解:方用生姜、半夏溫中降胃,以開相火下降之路。用黃芩、黃連,降相火降膽經(jīng),以收散漫之熱。

5、兩者的病機(jī)基本相同,都是脾胃氣虛,熱壅氣滯。但生姜瀉心湯的病機(jī)除上外,尚有水食停滯。所以治療以和胃降逆,散水食,消痞氣為主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編對于生姜瀉心湯對應(yīng)的中成藥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,希望介紹的幾點(diǎn)解答對大家有用,有任何問題和不懂的,歡迎各位老師在評論區(qū)討論,給我留言。

分享:
掃描分享到社交APP
上一篇
下一篇